当今,我国已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若没有一个汇集有效的价格信息和正确反映供求关系的大宗商品交易场所,我国在全球大宗商品贸易中将缺少话语权,无法打破现有由少数国家主导世界资源定价基准的局面。并且,实体产业企业若在国内找不到有效的衍生品市场对冲风险,必然会到国外寻求风险“避风港”,不得不接受国外的期货监管规则约束,这对国家的经济安全极为不利。
近几年,国内各大期货交易所在推动交易品种的国际化上不断发力,希望中国的商品市场可以产生一系列真正具有全球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中国价格”基准,最终实现为大宗商品定价的目标。交易品种走向国际化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当下中国期货交易的一大问题,是我们参与主体里面缺乏实体经济,导致机构户很难进入市场。目前我们还是以散户机构为主体的市场,在走向国际化之前首先要解决的是实体经济怎么去参与期货交易的问题。
期货交易所纷纷发力建设场外大宗商品交易平台:
首先是客观市场的逼迫。一直以来,我们的期货市场没有很好地解决期货交易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也就是与现货接轨问题。这不仅仅影响了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连接,也极大地制约了期货市场做大做强。期货市场是对手交易,机构户的对手只能是实体经济,以及实体经济进入期货市场所带来的巨大对手力量的产生。显然期货交易所自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就是要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此外,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以其显著的交割量为各期交所所羡慕,这可能也是促使期交所涉足大宗商品平台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宗商品品种繁多,衍生产品不足使市场无法满足企业风险管理多元化需求,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进口国、需求国以及消费国,现货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使其成为市场垂涎的“香饽饽”。
地方大宗商品交易场所的作用: 地方大宗商品交易场所可以与期货市场形成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发挥不同功能的作用。期货市场可以发挥提供远期价格,进行价格对冲,套期保值的作用。地方大宗商品交易场所可以发挥提供现货价格,实现现货流通及提供供应链融资等一系列服务作用。 地方大宗商品交易场所主要可以提供六方面服务: 1、现货即期交易和中远期交易。这类交易可以是现货非标合同交易,也可以是仓单交易,为市场实货需求提供服务。 2、场外衍生品业务的方案提供和交易。例如为实体企业量身定制场外现货期权挂牌交易等,增加企业交易机会。 3、通过现货做市商,开展做市业务,为市场买卖方的需求提供货源和寻找交易对手。 4、形成现货基差和商品报价、采集及规范发布,为市场提供权威的价格信息。 5、建立场外交易的清算体系,为现货交易提供清算等服务。 6、与金融机构合作,进行规范的仓储库存管理,提供商品的供应链融资服务。 目前,全球大宗商品的定价方式有很多种,其中较为常见的有两种:一是协议定价机制,即买卖双方通过谈判确定大宗商品价格;二是期货市场定价机制,即买卖双方根据商品期货价格确定大宗商品价格,具体价格由期货价格经调整得到。实际上,即使双方通过协议协商的价格来确定,有时也会参考期货价格。总体来看,对于存在对应的商品期货品种,且商品期货品种已经成熟的大宗商品而言,其价格基本由商品期货市场决定。对于没有对应商品期货品种或商品期货品种尚未成熟的大宗商品而言,其价格由买卖双方在签订合同时通过谈判确定。国际经验表明,以期货价格为基准的定价模式取代传统的协议定价模式,已经成为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机制演变的趋势。